时间:2019-07-03 来源:信息化 编辑:xxhcse 访问次数:3941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入川。迎着杭州仲夏雨季,流程生产质量优化与控制2019高峰论坛于6月29日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第9教学楼101多功能厅如期举行。本次会议由流程生产质量优化与控制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共同主办,围绕流程工业“质量优化与控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探索工艺/设备与优化/控制多学科交叉、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产学研用互动之路。
来自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斯洛文尼亚马里博尔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来自中石油/天士力/阿里云/恒逸石化/浙江中控/烟台万华/浙江龙盛/浙江医药/浙江天正/农夫山泉/杭州传化/菜鸟供应链等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共40多位受邀参加本次会议,进行讨论与交流。同时浙江大学控制学院、化工学院的20余名研究生参加会议。
上午8:45,本次高峰论坛拉开帷幕。首先由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邵之江教授致开幕词,对各位参会嘉宾于学生表示欢迎。接着邵之江教授介绍了“流程生产质量优化与控制”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的简要情况和发展思路。邵之江教授代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对中心成立两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报告了正在开展的主要科研项目和合作研究情况,对工业智能的目标愿景、技术分级等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指出在追求优质、智能的时代背景下,流程工业应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态度,以产品质量为导向、通过优化控制提升行业竞争力。并强调了“模型”在整个工业智能中的重要性。
上午的第一场报告由冯连芳教授主持,复杂系统优化领域国际著名专家、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Lorenz Biegler教授作了有关在线优化技术在过程生产中的高级应用的学术报告,介绍了实时优化、动态优化、不确定性优化的新思路新方法,并给出了在流程工业中的创新应用案例。朱豫才教授等人和Biegler教授进行了交流,讨论了在线优化过程建模的挑战等现实性问题。
上午的第二场报告由陈曦教授主持。首先是来自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周立红女士和浙江大学药学院中药科学与工程学系主任瞿海斌教授的联合报告。他们的主题是中药制药过程质量控制方法研究,与大家探讨了中药制药过程面临的共性科技难题所在,并对中药质量控制平台框架进行了展望。紧接着是斯洛文尼亚工程院院士、马里博尔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Zdravko Kravanja教授报告了流程与全厂优化-降低公用工程消耗、总成本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方法,提出通过数学规划和热集成的生产系统优化来减少资源的消耗。
下午的会议由浙江大学控制学院邵之江教授主持。围绕化工过程的综合、设计,丹麦科学院院士,欧洲化学工程学会前主席,PSE for SPEED联合创始人Rafiqul Gani教授介绍了一套系统的分析方法,结合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这套方法的应用;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李红阳和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祝铃钰以冷却水泵送系统为例介绍了透明生产的系统架构实现,激起了同行们的热烈讨论;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工程学院教授Christos Maravelias讨论了调度问题建模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并提出了改进模型和相应的求解方法,展示了他们提出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重大收益。接着由邵之江教授对会议进行了简要总结。
最后是学术海报展示环节及自由讨论时间,来自控制学院和化工学院的十六位同学展示了他们的科研成果。至此,流程生产质量优化与控制2019高峰论坛圆满结束。本次会议报告内容丰富精彩,参会嘉宾在会议期间充分交流,与会人员均表示通过大家互相借鉴学习,交流沟通,受益良多。随着发展方式的转变,流程工业进入“质量优先时代”,质量是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的目标。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迈向智能制造的路上,以质量为导向,利用优化控制提升流程行业竞争力,形成技术新高地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文:陈铭豪、郑嘉乐
图:周步杰、杜林康、楼红枫